第183章 改建化粪池??_火红年代,从宣传科干事开始!
精华书阁 > 火红年代,从宣传科干事开始! > 第183章 改建化粪池?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3章 改建化粪池??

  第183章改建化粪池??

  张沈飞扶着老太太刚踏进家门,就被老太太一把推开。

  这老太太,手劲儿还挺大,张沈飞腹诽。

  看到老太太走进厨房,他好奇的跟了上去:“老太太,你在这翻箱倒柜的干嘛呢?”

  张奶奶从打开的橱柜里拿出一个饭盒:“元宵节的时候你在关外没回来,这不我特意给你留的元宵。”

  老太太说着打开饭盒,一堆裹满了糯米粉的元宵出现在张沈飞面前。

  张沈飞还没来得及感动,就听到老太太又说道:“瞧瞧,青丝玫瑰馅儿的!!”

  张沈飞一撇嘴:“老太太您可真成,这都啥年代了?也就只有您还年年都买这个馅儿。我最讨厌吃这个了。”

  现在街上元宵的品种那么多,谁家好人吃青丝玫瑰啊??!!

  张奶奶斜睨他一眼:“不识货的东西,伱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!呸!”

  吐槽完看到张沈飞想反驳,立刻又说道:“把你那嘴闭上,就说那这元宵还煮不煮?”

  张沈飞一梗脖子:“煮啊,怎么不煮??我肚子正饿着呢。”

  张奶奶又是一个白眼过来:“这不就成了,多余说这些废话!!”

  张沈飞刚到家就被翻了好几个白眼,心虚的摸摸鼻子,没敢再说话。

  老太太利索的烧火,添水,准备煮元宵。

  很快,

  不大的厨房里飘满青丝玫瑰特有的香味。

  张奶奶抄起大勺把煮好的元宵捞出来,正好一大碗。

  张沈飞伸出手准备去端,老太太却拿着抹布打断他:“这个热,你拿着筷子勺子等着吃就好。”

  “好嘞!!”张沈飞笑着点头。

  张奶奶用抹布垫在碗外面,双手捧起大海碗,小心翼翼的往屋内走,张沈飞亦步亦趋的跟着她。

  到了屋里,老太太放下碗,扔下抹布,这才长出一口气:“碗装的太满,吓得我走路大气都不敢喘,就怕把元宵撒出来。”

  “那谁让您煮那么多的???我又不是猪。”坐在八仙桌前,张沈飞夹起元宵吹了吹,咬开,两口吃掉一个。

  老太太抽着烟,眯着双眼吐出一个烟圈:“你啊,打小儿就爱吃元宵,那时候家里穷只买得起青丝玫瑰馅儿的

  即便是这样,也买不了几个,每人只能分两三个尝尝味道。

  你九岁那年,就问我‘奶奶,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一大碗青丝玫瑰元宵呢?’”

  张沈飞咽下嘴里的元宵,也陷入回忆:“对,那时候您告诉我,等来年儿家里条件好了,就给我做一大碗,一大海碗,满的要溢出来,就跟现在这碗一样

  可是”

  可也就是那年,刚过完元宵节,父母便相继去世。

 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,

  老张家的日子并没有更好,而是陷入了更加贫困的境地。

  哥哥进厂工资少,嫂子又接二连三生孩子,家里每年过年依然只买得起青丝玫瑰。

  不同的是,以前的张沈飞每年元宵能吃到几个,可后来,一个都吃不到了。

  因为张家条件不好,一个个小侄子看到元宵眼冒绿光,他又怎么好意思跟他们抢???

  从父母去世那年起,他再没有吃过元宵。

  在小侄子们狼吞虎咽的时候,都只是撇着嘴:“我最讨厌吃元宵,特别是青丝玫瑰馅儿的!!!”

  说得多了,似乎自己也当了真???

  所以说,

  老太太今儿煮的这一大碗青丝玫瑰元宵,是在弥补当年许下的承诺???

  张沈飞一阵鼻酸,一时间百感交集。

  这一瞬间,他甚至觉得别的穿越者那种没有继承原主情感的情况挺好的,最起码,会比自己活的更加轻松吧???

  老太太抽完一袋烟,见他不吃饭在发呆,敲了敲桌子:“别光想事情,吃饭吃饭。”

  “吃。”张沈飞埋头,夹起一个元宵一口塞进嘴里。

  吃饱喝足,

  老太太去洗碗,张沈飞拎起暖壶去浴室洗漱。

  一边弄,一边开始琢磨这次在AN钢招待所使用的那种胶桶化粪池。

  国内还没有开始生产那东西,AN钢的那些都是从毛熊国进口过来的。

  之所以进口这个,纯粹是因为他们那边毛熊专家太多,但有些宿舍条件不好,专家忍受不了旱厕。

  胶桶化粪池一共三个三格,采用三相分离化粪池技术。

  它的原理是硬化物在池地进行一定的分解之后,上面的液化物从管道处流走,进而防止了管道的拥堵,给硬化物带来足够的时间去水解。

  使用起来非常方便,1.5方的胶桶,三到五年处理一次残渣即可。

  张沈飞在招待所使用了十来天后,感觉非常的方便。

  他琢磨着最近有时间的话,去前门看看能不能找外贸商店帮忙代购一个。

  如果能搞来胶桶化粪池,他就能在家里做抽水马桶。

  有了这个,以后就不用再去雨天满脚泥,夏天满地蛆的公厕,也不用再让贾张氏帮忙排队,插队了。

  洗漱完,躺在床上,

  张沈飞又琢磨了一阵子这玩意儿的可行性,一直到夜已深,才沉沉睡去。

  翌日继续上班,

  吃完早饭走出家门。

  跟在推着自行车的许大茂身后往院子外走。

  一路上,遇到的住户们都在打招呼:

  “三大爷,上班去呢???”

  “三大爷吃了没??”

  “三大爷,今儿这么早就走?”

  “三大爷”

  张沈飞一一点头,跟对方说着客套话。

  许大茂在前面推着车子,嫉妒的眼珠子都绿了。

  一扭头,看到阎埠贵脸色复杂的站在屋檐下,立刻心有戚戚焉。

  等到两人终于走到四合院外,许大茂才感觉一阵轻松。

  两人一个骑车,一个坐车,一路前往轧钢厂。

  进门时候张沈飞跟秦大爷打了个招呼,看到对方朝自己笑的格外谄媚,便猜测这老登的药酒应该是喝完了。

  两人锁好车子回到宣传科办公室,

  当听到张沈飞在AN山的时候居然充当了娄董的秘书,孙玉文脸色顿时又漆黑如墨。

  但张沈飞出差毕竟是科长指定的,饶是他心中郁闷,到底也没敢说什么。

  张沈飞压根儿就没有搭理他,跟许久不见的同事们打过招呼,又给大家散了他从关外带回来的特产糖果之后,他便一屁股坐在自己的位置上,开始写写画画,继续思索化粪池的可能性。

  才画到一半,

  杨柏立就到了:“大飞,杨厂长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。”

  张沈飞放下笔,跟杨柏立走出去,到了办公室外,确定没人能听到之后,才问道:“你二叔找我干嘛??”

  杨柏立撇撇嘴:“还能干嘛?那老狐狸.肯定是问你到了AN钢之后发生的事情,还有开会的具体内容什么的。”

  当时他二叔又没有去参加会议,娄振华和李怀德虽然回来传达了会议精神和内容,但谁知道有没有保留呢??

  所以依照他二叔的性格,找作为临时秘书的张沈飞问话,简直是基本操作。

  宣传科在办公楼二楼,厂长办公室在三楼,张沈飞和杨柏立一路走,一路聊天。

  到了办公室门口,张沈飞屈指刚想敲门,杨柏立直接就给推开了:“二叔,张沈飞到了。”

  宽大的办公桌后,杨厂长抬头,面露不满:“谁让你不敲门就进来的???”

  杨柏立撇撇嘴没说话。

  杨厂长更生气了,眉头拧成一个“川”字:“还有,跟你说多少次了,工作时间称呼职务!!职称知道吗???”

  杨柏立似乎感觉在张沈飞面前被自己亲叔这么批评有点儿丢人,摆摆手敷衍道:“知道了,知道了,以后都叫您杨职务成了吧?”

  见对方抄起搪瓷大水杯,吓得他抱着头:“您不是找张沈飞吗?人我已经带到,您自个儿跟他说吧,我先走了。”

  说完,撒丫子就跑,跟屁股后面有狗撵着似的。

  杨厂长看着他的背影摇头叹息,而后又看向张沈飞:“张沈飞同志,坐下聊。这次跟娄董开会,还习惯吗???”

  “都是做些记录之类的工作,倒也不算很难。”

  “啊,这样啊”杨厂长敲着手中的杯子,“我听李副厂长说,这次开会主要是讨论AN钢接下来的发展方向???

  AN钢可是咱们国内的第一大钢铁厂啊,它的命运,关乎着国内整个钢铁行业”

  不仅如此,李副厂长带回来的消息还显示,接下来的钢铁行业将会迎来大变革。

  钢铁作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,它的变革,也将预示着其他行业的未来。

  杨厂长缓缓的说着,末了,问道:“张沈飞同志,你这段时间一直贴身跟在娄董身边,根据你的观察,娄董的反应如何??”

  张沈飞垂眸,看着眼前的茶几,斟酌良久之后才开口道:“娄董的反应,跟其他厂子的领导是一样的。”

  杨厂长立刻露出了然的微笑:“行,我明白了,你先回去上班。

  这次出差你表现的很好,接下来好好干,我看好你。”

  张沈飞起身,说了几句感谢领导赏识之类走口不走心的话之后,也就撤了。

  回到宣传科,就看到许大茂正坐在他的办公桌前看,看着他被杨柏立叫走之前画的草稿。

  许大茂见他回来,疑惑的挠头询问:“大飞哥,你画的这是什么玩意儿???”

  “这啊,这是咱们在招待所时候,那里用的化粪池。”张沈飞示意许大茂起身,自己坐回去。

  化粪池??

  许大茂这下来劲儿了!!

  对长居胡同的人而言,公厕是他们永远的痛,所以听到这些话题也就格外敏感。

  他从一旁拉过一张空凳子,坐在张沈飞身边,迫不及待的追问:“这怎么是椭圆的??上面的那三个是什么??这玩意儿怎么用??”

  张沈飞瞅他一眼:“你不能一个个问题问吗?这么跟连炮珠似的,我怎么回答???”

  看到许大茂露出一副歉意的神情,他才又接着说道:“这玩意其实什么原理我也不知道,但肯定和勾股定理无关。别怕。”

  他说这个当然是开玩笑。

  但许大茂听完却十分认真的说道:“勾股定理??那我肯定怕,刚买的裤子.”

  得,张沈飞满脸无奈,又一个幼儿失学的!!!

  许大茂不知道在大飞哥心中,已经把他和傻柱画上等号。

  他琢磨了一阵子后,突然激动的一拍桌子,砰的一声,惊的整个办公室的人都看过来。

  “你干嘛??”张沈飞斜了他一眼。

  许大茂环顾四周,又一副生怕被人听到的样子,凑到张沈飞耳边小声嘀咕:“大飞哥,我觉得要是你把这个化粪池吃,啊,不对,研究透了。

  报到上面,到时候厂子里再建立个化粪池分厂,你不就又能多一份工资???”

  轧钢厂和四合院谁不知道啊??!!

  大飞哥当初生产了个什么削皮刨丝器之后,冶金部专门建了个专供出口的厂子,生产那玩意。

  厂子就在他们厂后面,已经开工小一个月,据说在国外卖的特别好,外汇赚的哗哗的。

  甚至冶金部的领导都发了话,说什么:“刨丝器虽然小,起到的却是大作用。”

  虽然刨丝器厂不给自个儿发工资,但许大茂依然感觉与有荣焉。

  至于胶桶化粪池,虽然长鼻子老外不一定用得上。

  但四九城那么多胡同,那么多四合院可都没茅厕!!!只要这玩意儿能生产出来,肯定不愁销路!!!

  想到这里,许大茂搓搓手,继续嘀咕着:“大飞哥,这次可是我想的主意,要是胶桶化粪池真能建厂,功劳咱俩得平分!!!”

  其实他本来不想把这个主意告诉张沈飞的,但毕竟还得靠对方研究原理,工作方式什么的。

  一想到张沈飞只需要动动脑子,就分走自个儿一半功劳,许大茂难受的心都要碎了,却也只能强颜欢笑。

  张沈飞盯着他看了一会。

  许大茂被他看的心里发毛:“大飞哥,我脸怎么了?您怎么一直看我??”

  张沈飞悠悠问道:“许大茂,你知道塑料的原材料是什么吗?”

  许大茂眼中露出一种清澈的愚蠢,摇摇头。

  “那你知道目前咱们国家一年能生产出来多少塑料吗???”

  许大茂摇头。

  “那你知道,每年咱们国家生产的塑料,可以用于民生的百分比是多少吗???”

  许大茂持续摇头。

  张沈飞叹了口气,告诉许大茂。1949年,我国合成树脂产量不足300吨,成品塑料仅有千吨。

  因为产量单一,塑料大部分被用于加工电器开关、文教用品,用于民生的少之又少。

  “没有树脂就没有塑料,没有塑料,没有原材料,你怎么开工厂???”

  许大茂挠头,正想找补说可以进口塑料,可转念一想,国家现在多需要外汇连三岁的孩子都知道。

  怎么可能花外汇买这个???

  他叹了口气:“所以说,这玩意儿行不通喽”

  “这倒也不是,说不定过几年,塑料没有这么金贵了,你的方法自己也就能排上用场。”

  说完,张沈飞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
  “你不错,最起码会动脑子,比傻柱强多了。”

  许大茂被夸,立刻眉开眼笑。

  大飞哥说我比傻柱强呢!!真好!!!

  笑完了又想起来:“不是,没有原材料大飞哥你研究这个干嘛??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jhsg8.cc。 精华书阁手机版:https://m.jhsg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